• 华都网—记录中国,传播世界。

【学习摘记】张明刚《军履回望》连载(九十六)

 时间:2024-05-25 17:52来源:北京华艺网

【主编导读】/韩宾

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、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《军履回望》后,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、新华社、军报军网、央视网、光明日报、中新社、中青报中青网军内外权威媒体关注推介。

(张明刚,男,汉族,湖北随州人,研究生学历,中共党员、陆军少将军衔。曾参战荣立战功、被评为“火线优秀共产党员”、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)

该书由“理论之光”、“军营之声”、“心灵之窗”三卷组成,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、新闻作品、文学作品183篇、55万字。这些文章,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,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、浏览量超千万

2022年10月,该书首版问世后,受到铁凝、邵华泽、孙晓云、孙继炼、徐贵祥、樊希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。2023年1月即出第2版,截止2023年8月,不到1年时间,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,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。2023年2月,团中央青年发展部、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,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《军履回望》,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。

【学习摘记】/王振存

张明刚 《军履回望·军营之声卷》“人物新闻 ”板块之《 尹柏录写就创业史* 》

(本文原载《牡丹江日报》1990 年 4 月 24 日第 3 版头条。与张开宇合作)

编者按:

亲爱的《学友周报》读者朋友们:

2023年11月,本报连载了《军履回望·理论之光卷》中的【十论写作】板块,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:包括中国新闻网、中国军网、强军网军委机关网、中华善德网在内的50多家媒体跟进转载;众多学友尤其是作者亲朋好友纷纷在朋友圈跟进转发;广大读者朋友很是喜爱,跟进学习,好评如潮……偶有连载迟发,便有学友垂询敦促,媒体与读者良性互动、互促,成为热点。许多读者还表达了连载《军履回望》全书的强烈愿望。

编辑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,深深感到:《军履回望》 之所以产生如此积极、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,是因为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头、随时拿来学习参考的新闻教科书,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考、激发人生奋斗动力的心灵指导书,为人做事作文皆可参考,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上非常难得的一部上乘佳作!

因此决定,从第十一期开始,本报将继续以【学习摘记】形式连载《军履回望》。具体是,按该书编排顺序逐篇进行,自序言开始,至后记结束。连载时,前后分别设【主编导读】【社长点评】栏目,不定期开设【读者感言】栏目(选发学习心得感悟),以更好服务大家。

来吧,朋友!让我们跟随三位文坛大家的笔端,一起走进《军履回望》,去探寻成人成才成长道路上的成功“秘诀 ”吧!

《军履回望》,谁读谁受益。

尹柏录写就创业史 *

在艰苦创业不那么时髦的时候,军转干部、牡丹江市轻工化工材料公司储运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尹柏录,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一部闪闪发光的创业史。

1984 年元旦刚过,尹柏录被调到市轻工化工材料公司,任储运科长。

上任伊始,感觉不怎么好:所辖 4 万多平方米的地面上堆满了杂物;破旧的库房像建立在沼泽地上一般。这里没有道路,没有围墙,而污水沟里却能捞出小鱼。

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,可要紧的只有关键几步。他知道自己曾是军人,于是大手一挥,心里默默地为自己下达了命令:“上!”他找来锹镐,挽起袖子,甩开膀子干上了。

职工们见了,默默地跟了上来。到了中午,他买来面包汽水,边吃边干,职工们也都学着他的样子。

以后的 5 年,他带领职工迈出了五大步:修建围墙,盖门卫室;扩大库存量;建成水泥货台,修建库内道路;治理污水沟,兴建花圃花池;修建了办公室、暖库;为了改善职工生活,还办起了小型饲养场。

1985 年,储运公司实行经理责任制,尹柏录改单纯的服务制为服务、经营双轨制,开展了对外储货、库房出租、专线出租、物资代运、物资经营 5 项新业务。他废除了过去的“大锅饭”,实行岗位责任制、计件工资、管理人员百分制。

1985 年以来,储运公司连年都以超额一倍的成绩完成总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。作为经理兼党支部书记,他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高于经济效益的地位。

周三政治学习,周六党团活动,形成了学习习惯。公司还制定了 3 章 25 条规章制度。

两名后进青年,经过他的帮助教育都入了团,一名被聘为中层干部,另一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。职工家里有困难,他都到现场并亲自帮助解决。他心里装着职工,职工也尊重他。

这几年,上级奖给储运公司和老尹本人 20 多面奖状、奖旗,他和他的单位当之无愧!

来源:《军履回望》张明刚自选集

【读者感言】/傅先举等10 人

按:自本报以【学习摘记】形式连载张明刚自选集《军履回望》以来,广大读者反响热烈、好评如潮。除本报随连载文章一并发表的大量书评外,针对每期连载文章或该书,都有许多读者写下感言、留言。这些评论作者遍布全国各地,性别、年龄、职业各异,文章题材、角度、风格、长短不一,但皆为真情实感,有理有据,言之有物,且有独特见解,入木三分,精彩纷呈。本期,择优摘编10则(篇、首)评论,以飨读者。

武汉读者傅先举

青年者当自强

——重读《军履回望》有感

人间最美五月天,春光正盛,万物可爱,青年奋斗正当时。再一次拜读了张明刚将军的《军履回望》后,我体会到我们青年者应当像将军当年那样,以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血乘长风 ,破万浪;生而为鹏,便赴北海……

长路漫漫,荆棘遍布。吾辈热血青年何不如蚕破茧成蝶,白杨经霜而挺立……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前辈的壮烈牺牲换来的,是先烈们的热血染红的……我被张将军赴云南老山前线那坚毅果敢的背影而动容……我们青年应当抢站时代的排头,如将军一般直面困境,直面血与火的战场,乘长风破万浪。

青年者学真知求真理,纸上学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永远不停的学习,不浮于表面,沉淀于内心,以获得真知。躬身力行,以知促行,以行务实,方可知行合一。正所谓“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”正如将军所言,唯有实践才可出真知,唯有真知方可得真理。吾辈青年只有以知识武装头脑,做到知行合一,才能更好报效国家,永担时代重任。

青年者,永担当。张将军主动勇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,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,荣立战功,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,直接从士兵提拔为军官。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,祖国需要我们奋勇保卫,所以我时刻准备着接受考验,先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,以将军的精神为内核砥砺前行……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,我将听党话、跟党走、报党恩,义无反顾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召唤,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!

心动不如行动。吾辈年华正青春,满腔热情见于行。青年一代